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媒體「推波助瀾」 一高中女生為三年前言論吞下苦果……

近日,《紐約時報》發文,對一高中女生三年前發表的種族言論視頻而吞下苦果的事情大加讚揚,甚至用上了「種族誹謗、病毒視頻和清算」這樣的詞語。如此選邊站隊,引發了公眾質疑。

圖:米米·格羅夫斯(Mimi Groves)

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不複雜,事件的主角—米米·格羅夫斯(Mimi Groves)在高中一年級時發布了一段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視頻言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米米·格羅夫斯公開致歉。「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本以為就此「息事寧人」的一件事兒,卻因為今年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BLM」事件而被「翻舊賬」,為曾經的「年少輕狂」付出了慘痛代價。而《紐約時報》發文對此事的推波助瀾,也令一些評論家認為這是一種「挑起和支持『戰爭』」的行為,「文章的基調沒有懷疑、沒有緊張,近乎於慶祝……」

視頻

米米·格羅夫斯曾是一名校啦啦隊隊長,夢想著進入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該校的啦啦隊是當時的全國冠軍。將米米·格羅夫斯種族言論視頻公之於眾的人是紐約時報記者吉米·加利根(Jimmy Galligan),而且公布視頻的時間顯然也是「預謀已久」,當時的「BLM」運動一浪高過一浪,聲勢浩湯、席捲全美。一時間,Snapchat、TikTok和Twitter都有了這段視頻。公眾的憤怒之火被點燃,厄運隨之而來,憤怒的譴責、退出啦啦隊、退學……米米·格羅夫斯走向了人生低谷。

暫且將媒體輿論導向的是非放在一邊,因為在崇尚獵奇和追逐「人咬狗」新聞的美國新聞界,類似這樣有悖於媒體準則的報道,已經傷害了不知多少人,更挑起了太多的口水戰。

今天重點要說的是近年來在美國大有流行趨勢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如果說這個詞太生澀,華人朋友可以把它理解為因不小心說錯話引發的「人肉」,最終被「封殺」。

對於普通人來說,也許你還有「置之不理」的選擇。但對於一些公眾人物來說,後果卻是「沉甸甸」的。

就在今年8月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一詞也被作為民主黨「罪狀」之一被頻頻提及。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原候選人楊安澤也曾在一檔電視節目中公開表示,「取消文化」已經成為美國人「恐懼」的來源之一,但說錯話的人往往沒有被給予改正的機會,「我們都是人,我們可以原諒。」

圖:楊安澤推特截圖

2019年5月,美國喜劇演員謝恩•吉利斯利斯(Shane Gillis)在《周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節目中發表了種族主義和恐同言論,被節目組直接踢出局。

圖:謝恩•吉利斯利斯(Shane Gillis)

奧斯卡影帝、《紙牌屋》男主角、凱文•史派西(Kevin Spacey)被指控性侵18歲少年「東窗事發」後,基本就處於「銷聲匿跡」的狀態。

爆紅的男歌手R.Kelly被控性侵20歲女子後,事業也是急轉直下。

導演伍迪•艾倫也曾因被女兒迪倫•法羅指控性侵後,失去了與亞馬遜的電影合同。

還有另一名大腕邁克爾•傑克遜。雖然也曾被指控性侵,但因為他的影響力太過深遠,完全「封殺」並沒有成為現實。在美國,甚至是全世界,只要提起音樂,邁克爾•傑克遜永遠是不可迴避的重量級人物。

「取消文化」可能因為種族而異,但人們通常只看到是白人歧視少數族裔,有沒有反向歧視呢?

一些評論認為,「取消文化」也許並不適用所有的人,公眾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這種「懲罰」,讓他們知道,生活在閃光燈下,謹言慎行是一門必修課。

互聯網時代,我們所有人的言論都是透明的,如果因為某一句話而遭受了過度的批評和鋪天蓋地的「人肉」,最終「封殺」,對於事件本身的解決將是無助的。

就像那句名言,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ref:

本文由【大紐約生活網 GNYLife.com】獨家約稿、原創。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免責聲明: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部分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