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媒体“推波助澜” 一高中女生为三年前言论吞下苦果……

近日,《纽约时报》发文,对一高中女生三年前发表的种族言论视频而吞下苦果的事情大加赞扬,甚至用上了“种族诽谤、病毒视频和清算”这样的词语。如此选边站队,引发了公众质疑。

图:米米·格罗夫斯(Mimi Groves)

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不复杂,事件的主角—米米·格罗夫斯(Mimi Groves)在高中一年级时发布了一段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视频言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米米·格罗夫斯公开致歉。“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本以为就此“息事宁人”的一件事儿,却因为今年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BLM”事件而被“翻旧账”,为曾经的“年少轻狂”付出了惨痛代价。而《纽约时报》发文对此事的推波助澜,也令一些评论家认为这是一种“挑起和支持‘战争’”的行为,“文章的基调没有怀疑、没有紧张,近乎于庆祝……”

视频

米米·格罗夫斯曾是一名校啦啦队队长,梦想着进入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该校的啦啦队是当时的全国冠军。将米米·格罗夫斯种族言论视频公之于众的人是纽约时报记者吉米·加利根(Jimmy Galligan),而且公布视频的时间显然也是“预谋已久”,当时的“BLM”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声势浩汤、席卷全美。一时间,Snapchat、TikTok和Twitter都有了这段视频。公众的愤怒之火被点燃,厄运随之而来,愤怒的谴责、退出啦啦队、退学……米米·格罗夫斯走向了人生低谷。

暂且将媒体舆论导向的是非放在一边,因为在崇尚猎奇和追逐“人咬狗”新闻的美国新闻界,类似这样有悖于媒体准则的报道,已经伤害了不知多少人,更挑起了太多的口水战。

今天重点要说的是近年来在美国大有流行趋势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如果说这个词太生涩,华人朋友可以把它理解为因不小心说错话引发的“人肉”,最终被“封杀”。

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你还有“置之不理”的选择。但对于一些公众人物来说,后果却是“沉甸甸”的。

就在今年8月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一词也被作为民主党“罪状”之一被频频提及。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原候选人杨安泽也曾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公开表示,“取消文化”已经成为美国人“恐惧”的来源之一,但说错话的人往往没有被给予改正的机会,“我们都是人,我们可以原谅。”

图:杨安泽推特截图

2019年5月,美国喜剧演员谢恩•吉利斯利斯(Shane Gillis)在《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节目中发表了种族主义和恐同言论,被节目组直接踢出局。

图:谢恩•吉利斯利斯(Shane Gillis)

奥斯卡影帝、《纸牌屋》男主角、凯文•史派西(Kevin Spacey)被指控性侵18岁少年“东窗事发”后,基本就处于“销声匿迹”的状态。

爆红的男歌手R.Kelly被控性侵20岁女子后,事业也是急转直下。

导演伍迪•艾伦也曾因被女儿迪伦•法罗指控性侵后,失去了与亚马逊的电影合同。

还有另一名大腕迈克尔•杰克逊。虽然也曾被指控性侵,但因为他的影响力太过深远,完全“封杀”并没有成为现实。在美国,甚至是全世界,只要提起音乐,迈克尔•杰克逊永远是不可回避的重量级人物。

“取消文化”可能因为种族而异,但人们通常只看到是白人歧视少数族裔,有没有反向歧视呢?

一些评论认为,“取消文化”也许并不适用所有的人,公众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种“惩罚”,让他们知道,生活在闪光灯下,谨言慎行是一门必修课。

互联网时代,我们所有人的言论都是透明的,如果因为某一句话而遭受了过度的批评和铺天盖地的“人肉”,最终“封杀”,对于事件本身的解决将是无助的。

就像那句名言,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ref:

本文由【大纽约生活网 GNYLife.com】独家约稿、原创。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部分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