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ICE突袭曼哈顿华埠,当街抓人,要求出示护照,街头一度混乱失控!

10月21日下午,纽约曼哈顿华埠堅尼路上突发大规模执法行动——数十名联邦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探员突袭街头,当场拘捕多名小贩。

突如其来的联邦行动引发民众恐慌与抗议,街头一度陷入混乱。

这是华埠有史以来首次出现如此规模的联邦移民执法行动。

下午约2点半开始,堅尼路两旁已有探员暗中行动。多名目击者称,探员逐一盘问街头摊贩,要求出示证件。

一位在场的饼店经理李先生回忆:“他们都戴着面罩、防弹背心,上面写着 HSI(国土安全调查局)。拿得出完整证件的小贩似乎被放过,其他人就被带走。”

下午4时许,探员开始追捕逃跑的摊贩,整个过程持续不到一小时。

目击者称,探员人数约七十人,全副武装,连军用车辆也参与其中。

下午5点半,大量抗议者聚集在现场门口,高喊口号谴责ICE“滥用权力”。

街区被临时封锁,纽约警察局(NYPD)派员到场维持秩序。

市议员马泰(Christopher Marte)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他亲眼目睹至少一名黑人小贩被捕,并称“整体被捕人数约六至七人”。他谴责道:“联邦探员粗暴推搡被捕者、记者与抗议者——任何人都不放过。这在华埠前所未见。”

马泰批评市长亚当斯(Eric Adams)“与联邦移民单位合作”,违反了纽约市长期奉行的“庇护城市法”。

他表示,虽然堅尼路确有街头摊贩问题,但“以武装突袭解决问题,只会制造恐慌。”

国土安全部(DHS)发言人麦克劳林表示,此次行动是多机构联合执行,针对的是“贩售假冒商品的犯罪网络”,并非移民扫荡。

她称,现场“有暴徒辱骂甚至攻击联邦执法人员”,至少一人因袭警被捕。

纽约警察局则回应,NYPD并未参与此次ICE突袭,仅在ICE总部周边维持秩序。

东华协会主席于金山表示,这次行动主要针对堅尼路附近的塞内加尔裔无证移民小贩,暂未听闻华人被捕。

“但这样的场面,会让整个华埠气氛紧张。”他说。移民律师提醒,华埠居民大多为老移民或公民,合法身份者占多数,“不必恐慌,但应保持警觉。”

令人关注的是,这场突袭行动似乎并非偶然。

就在两天前,保守派媒体Turning Point USA成员萨凡娜·赫南德兹(Savanah Hernandez)在社群平台X上传影片,指坚尼路上有“二三十名塞内加尔非法移民经营黑市”,并@ICE官方账号要求“彻查”。截至行动当天,该视频已被观看超过430万次,引发民众热议。

李先生坦言,亲眼看到探员“直接上街抓人,什么话都不说”,感到心惊胆战。

他说:“虽然我们店的客人多是附近上班族,生意影响不大,但这种场面肯定会吓跑游客。”

突袭发生的第二天(10月22日),有记者走访了华埠坚尼路,发现街上已经看不到那些随处摆摊的黑人小贩。

街边商铺和摊主普遍对ICE的行动表达不满,认为这场突袭吓坏了社区、影响了生意;不过,也有居民认为联邦执法“该出手时就出手”。

一家印度商店老板Shan向记者回忆当时情景:“你知道,这条街平时到处都是小贩——有人卖手机配件,也有人卖手提包,这里是唐人街,人流量特别大。大概下午三点多,突然来了国土安全部和ICE的人员,我听说他们抓了五六个人。”Shan说,街头摊贩大多数都有营业执照,可能有一些非洲商贩没有执照,卖些“灰色”商品,但他并不讨厌他们。“有游客专门来买那些东西,虽然不合法,但质量还不错,比如手表、皮包。这里是旅游区,有游客才有生意。但ICE的人一来,大家都被吓跑了,今天几乎没人敢摆摊。”

附近一家饼店的华人老板李先生则表示,虽然他不喜欢街头的嘈杂,但也看到小贩带来的积极一面。“只要他们不挡住通道、地窖口什么的就没问题。他们也消费,也让街上热闹,对社区是有贡献的。过去联邦还会和社区沟通,区分好坏,现在……感觉谁都可能成为目标。”

在坚尼路摆摊16年的茅利塔尼亚女摊贩Awa Mgam也被ICE人员要求出示证件。“我问他们:‘你平时会随身带护照吗?’后来我丈夫告诉他们我是美国公民,他们才走。我真的很难过。纽约警察平时也管这些摊贩,但他们从不查身份、不问合法不合法。昨天来的是ICE,我为这个国家感到悲哀。”

不过,也有当地人支持ICE的突袭。名为Reza Chowdhury的网友在X平台上发文写道:“作为社区的一员,我支持这次行动。这些非法商贩占满街道,让零售店空置率飙升,人行道上毒品交易横行。纽约警察的执法太弱了,检查完第二天他们又回来了。如果真想解决问题,不如在闲置的76号码头设个专门市场。”

本文由【大纽约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转自华人生活网,若有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