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值不值?纽约高校“偷窃研究”课收费$10000,网友群嘲:这就是我欠学贷的东西?
开学季本应是学子们怀抱憧憬踏入校园的时刻,但美国多所顶尖高校的课程设置与高昂学费却引发广泛争议。其中,纽约一所私立高校推出的“偷窃学”课程更是将这场争论推向高潮——一门4学分的课程仅学费就高达10,040美元,而这还不包括每年超过6万美元的基础学费。
偷窃还是学术?
曼哈顿私立高校新学院(The New School)的尤金朗文理学院近日因开设名为“如何偷窃”的课程成为舆论焦点。这门标榜为社会学研讨会的课程,官方描述中宣称将“探讨盗窃的政治、伦理和美学”,并包含实地考察环节。
课程目录显示,该课程并非关注轻微犯罪,而是旨在探索“在一个积累是神圣的、剥夺是常态、私有财产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界限是用鲜血划定的世界里,盗窃的政治、伦理和美学”。学生将通过走访企业门店、连锁超市、博物馆、银行等“资本囤积和价值争议的场所”,批判性审视盗窃行为。
课程内容包含一系列哲学追问:“被偷的东西有可能被偷回来吗?”“盗窃何时是生存、抗议或关怀,何时又是暴力、挪用或伤害?”阅读材料涵盖批判理论、政治经济学和废奴主义思想,学生最终需提交实地日记、集体地图和关于财富再分配的思辨策略。
纽约的现实讽刺
这门课程的设置在纽约市显得尤为讽刺。由于该州法律规定偷窃价值低于1000美元的物品仅属轻罪,当地居民对商店盗窃行为已经司空见惯。CVS等零售商不得不将大量商品锁在柜中以防被盗,形成了一道奇特的都市风景线。
与此同时,学生们为这门探讨盗窃的课程支付着惊人费用——仅这一门课就需支付10,040美元,而新学院全年学费高达60,240美元(不含住宿费)。
“偷窃学”并非个例。美国常春藤盟校及其他精英高校近年来开设了一系列非常规课程,引发公众对高等教育实用性的质疑:
哥伦比亚大学以《权力的游戏》为蓝本开设帝国研究课程,满足核心课程要求
普林斯顿大学推出“游戏黑暗:电子游戏和种族人类学”项目
耶鲁大学将《坏兔子:音乐美学与政治(Bad Bunny: Musical Aesthetics and Politics)》纳入人文与艺术必修课程
布朗大学开设“废除监狱政策”课程,鼓励学生制作相关TikTok视频
纽约大学提供“土著和拉丁裔推测电影和小说”、“酷儿文化”等交叉性课程
哈佛大学去年曾推出“泰勒·斯威夫特和她的世界”课程
这些课程的学费令人咋舌:哥伦比亚大学年学费96,260美元,纽约大学96,988美元,布朗大学更是高达97,284美元。这意味着一个学生可能为研究流行文化或激进理论而背负近40万美元的债务。
学术风向转变引忧虑
一项对2008-2020年间美国大学超过一百万份教学大纲的分析揭示了令人担忧的趋势:卡尔·马克思被指定的频率高于威廉·莎士比亚或柏拉图;米歇尔·福柯超过伊曼纽尔·康德和约翰·洛克;托妮·莫里森比亚里士多德、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等传统思想家更受欢迎。
教育专家指出,推荐现代作家作品本无可厚非,但若为此牺牲西方文明经典著作,可能使学生失去理解传统文化根基的机会。高校过多关注深奥难懂且缺乏实际应用性的内容,正在偏离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感公民、教导他们批判性思维和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的使命。
盖洛普2025年最新民调显示,约23%的美国人对Z世代毕业生“几乎没有信心”或“完全没信心”,另有33%的人只是“有点信心”。更严峻的是,Indeed三月份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Z世代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学位浪费金钱。
雇主们面临辨识难题:如何判断一个学过“坏兔子”歌词分析的学生与受过古典文学或微积分训练的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当这些非常规课程都能计入学位要求时,公众对高等教育实际价值的质疑也就不足为奇了。
高等教育的初衷正在被遗忘,当学校更关注激进理论而非基础知识,更推崇解构而非建构,学生和家长有权质问:我们支付的巨额学费,到底买到了什么样的教育?当高校成为意识形态的试验场而非知识的圣殿,高等教育的价值危机已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