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重磅!ICE新规:最快6小时遣送移民至第三国!特朗普政府加速驱逐

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近期出台一项新政,允许在“紧急情况下”仅提前6小时通知被拘留者,即可将其遣送至非原籍国的“第三国”。这一政策由ICE代理局长托德·莱昂斯(Todd Lyons)于7月9日签署的备忘录正式确立,标志着特朗普政府进一步加快移民驱逐步伐,同时也引发法律界和人权组织的强烈批评。

根据备忘录内容,通常情况下,ICE会在通知移民即将被遣返后等待至少24小时再执行驱逐。但在“紧急情况”下,只需提前6小时通知,并确保当事人有机会联系律师,即可实施遣送。此外,只要目标国家承诺不会对被遣送者实施迫害或酷刑,美国便无需经过额外审查程序,可直接将移民遣送至该国。这一调整使得美国政府能够更迅速地将移民驱逐至全球各地,而不限于其原籍国。

新规出台的背景是美国最高法院今年6月的一项裁决,该裁决取消了此前下级法院对“第三国遣返”的限制令。原限制令要求政府在遣返前对目的国的迫害风险进行筛查,而最高法院的裁决为政府扫清了法律障碍。裁决通过后,特朗普政府已迅速将来自古巴、老挝、墨西哥、缅甸、苏丹和越南的八名移民遣送至南苏丹。此外,路透社报道称,美国政府近期还向利比里亚、塞内加尔、几内亚比绍、毛里塔尼亚和加蓬等非洲国家施压,要求它们接收从其他国家被美国遣返的移民。

政府方面辩称,这一政策有助于快速驱逐不应滞留美国的人员,包括有犯罪记录者。然而,移民权益倡导者强烈反对,认为此类遣返方式危险且不人道。国家移民诉讼联盟(NILA)律师崔娜·雷尔穆托(Trina Realmuto)指出,新政策“远远达不到法律所要求的程序保障”,被遣返者可能面临暴力风险,甚至与目的国毫无联系,语言也不通。此外,由于程序缺乏透明度,家属往往难以追踪被遣返者的下落,也无法对潜在的执法错误提出申诉。

“第三国遣返”并非新做法。在特朗普2017年至2021年的首个任期内,美国政府曾将部分来自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的移民遣送至危地马拉。而拜登政府则与墨西哥达成协议,允许后者接收来自古巴、海地、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的移民,因为这些移民的原籍国难以直接接收遣返。

此次ICE新规的曝光源于一起诉讼案件。马里兰州居民基尔马尔·阿布雷戈·加西亚(Kilmar Abrego Garcia)被错误遣返回萨尔瓦多后,其律师在诉讼中提交了ICE的备忘录作为证据。这一事件进一步凸显了“第三国遣返”政策可能导致的执行错误和人权风险。

随着新规的实施,特朗普政府正将“第三国遣返”从临时性措施转变为常规化手段。然而,批评者警告,这一政策可能加剧移民的脆弱性,并削弱美国法律对移民的基本保护。未来,围绕移民遣返程序的合法性与人道性争议或将持续发酵。

本文由【大纽约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此篇因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无法注明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小娅认领(或直接在公众号留言),确认后我们会在后续文章作出单独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多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