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妹子餐馆点菜漏看3个字!结账时傻眼:竟比预期贵一倍
一群Z世代年轻人在餐厅点餐时,因忽略了菜单上的关键信息,结账时被高昂的价格震惊——他们点的牛排价格竟是预期的两倍。这场“昂贵的一课”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也让更多人注意到了餐厅菜单上“MKT”背后的含义。
一顿“天价”晚餐
20岁的阿里贝拉·梅诺德(Aribella Menold)今年6月与家人前往北卡罗来纳州的一家餐厅用餐。她和兄弟姐妹们点了几道菜,其中包括两份12盎司的纽约客牛排。然而,当账单送来时,所有人都傻眼了——总金额高达154.14美元(含税和小费),其中仅两块牛排就占了104美元(每块52美元)。
梅诺德在TikTok发布的视频中写道:“观点:你不知道牛排菜单上的‘MKT’是什么意思,现在你却要为此买单。”视频中,她和亲友们盯着账单,表情震惊。这段视频迅速走红,观看量超过1900万次,评论区也炸开了锅。
“MKT”是什么?
“MKT”是“市场价”(Market Price)的缩写,通常用于海鲜、牛排等价格波动较大的菜品。由于这类食材的成本受季节、供应量和市场需求影响,餐厅不会在菜单上标注固定价格,而是根据当天的采购价定价。
梅诺德坦言,她和家人完全没注意到菜单上的“MKT”字样,以为牛排价格在20到30美元之间。“我们根本没想过会这么贵,”她说。幸运的是,最终她的爷爷帮忙支付了账单。
这段视频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一些人认为价格合理:“三个人160美元?在高级餐厅很正常啊!”(@aidoniouss)但也有不少人批评餐厅定价不透明:“加一份烤鸡要11美元?太离谱了!”(@laetitiablt)
部分网友指出,类似情况并不罕见:“如果你看到‘MKT’,最好先问价格,否则可能付不起。”(@anonymous)还有人调侃:“MKT的意思是‘我们想收多少就收多少’。”(@cynicaluser)
餐厅如何解释?
Smokey Bones连锁餐厅的首席运营官哈尔·劳勒(Hal Lawlor)向媒体解释,市场定价是行业常见做法,尤其是对牛排、龙虾等高档食材。“供应量、季节和采购成本都会影响价格,因此我们无法固定标价。”
他建议顾客在点单时主动询问价格:“我们的服务员会主动告知市场价菜品的当日价格,避免结账时的误会。如果其他餐厅没有说明,顾客完全可以开口问清楚。”
这并非首次有消费者因餐厅账单震惊。今年早些时候,一位父亲带孩子在迪士尼乐园吃“公主早餐”,结果账单高达937美元(含小费)。另一名男子则发现餐厅竟在账单上加了5美元的“投诉费”,引发争议。
点餐前多问一句
梅诺德的经历给许多人提了个醒:在餐厅点单时,务必留意“MKT”或“时价”等字样,尤其是高档食材。如果价格未明确标注,不妨直接询问服务员,避免结账时的“惊吓”。毕竟,谁也不想为一顿饭付出双倍代价。
网友热议金句:
“问价格不丢人,付不起才尴尬。”
“MKT=Maybe Kill my Wallet Today(今天可能让我破产)。”
“爷爷付钱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市场价’——亲情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