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祸得福!藤校亚裔学生行骗被四大公司拒之门外,狂售行骗“利器”月收入达 17 万美元!
在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教室里,21岁的二年级本科生Chungin "Roy" Lee可能从未想过,他开发的一个人工智能工具不仅会让他获得四大科技公司的录用通知,还会导致他被学校停学一年,更在科技行业掀起一场关于面试制度、AI伦理和学术诚信的激烈辩论。
面试神器
Lee开发的Interview Coder是一个桌面应用程序,专门设计用于在技术编码面试中秘密解决问题。这个工具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够在不被浏览器检测到的情况下截取面试题目,然后利用人工智能处理图像并实时给出解决方案。
"我认为99%的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会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Lee告诉媒体,"在过去,你可以建立一个隐形的桌面助手,也可以使用LLM[大型语言模型]来解决问题。但现在人们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我认为任何形式的在线评估都是不安全的。"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后来引发轩然大波的应用程序,Lee仅用了四天时间就完成了开发。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不仅在亚马逊实习面试中使用该工具,还录制了整个过程并上传到YouTube。这段后来被删除的视频获得了约10万次观看,成为他"AI作弊"行为的直接证据。
Lee声称,使用Interview Coder帮助他获得了亚马逊、Capital One、Meta和TikTok四家顶尖科技公司的录用通知。他拒绝了亚马逊的offer,而其他几家公司在得知他公开使用AI作弊后撤回了录用通知。
"我曾是全球LeetCode用户中排名前2%的人,这可能是我编程生涯中最痛苦的600个小时,"Lee解释道,"这些问题并不表明你在现实世界中做什么。它们只是你必须记住的谜题。"这番话揭示了他开发这款工具的初衷——抗议科技公司过度依赖LeetCode这类编程面试准备平台。
然而,随着他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记录这一过程,哥伦比亚大学对其进行了纪律处分,处以停学一年的处罚。校方以《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法》为由拒绝就个别学生发表评论。
因祸得福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场争议为Lee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商业成功。他表示,Interview Coder的用户数量每周增长50%,目前每月订阅收入高达17万美元。预计到5月中旬,年收入或将达到100万美元。
在社交媒体上,Lee塑造了一个反叛规则的形象,在X上获得了超过43,000名粉丝,LinkedIn上也新增了约11,000名关注者。然而,公众反应两极分化:有人称赞他是挑战过时制度的英雄,也有人谴责他的产品"不道德"和"腐败"。
"任何对市场变化反应迟缓的公司都会受到伤害,这是公司的错,"Lee对媒体表示,"如果有更好的工具,那么他们没有采用更好的替代方案,这是他们的错。我一点也不感到内疚。"
Lee的事件并非孤立。其他AI面试作弊应用程序,如Leetcode Wizard,也宣称已为数千名用户带来了成功结果。这种现象反映了科技行业面临的一个更深层问题:在AI时代,如何有效评估候选人真实能力?
谷歌报告称,其新代码中有超过25%由AI编写。招聘经理在远程面试中越来越难核实应聘者的实际编码能力。问题已变得如此严重,以至于谷歌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建议恢复面对面面试。亚马逊现在要求应聘者承认不会在面试期间使用未经授权的工具,Anthropic则明确要求申请人不要使用AI助手。德勤已经恢复了其英国研究生项目的面对面面试。
软件开发人员Henry Kirk发现"超过50%的应聘者在虚拟编程挑战中作弊"。即使是应聘者在等待AI响应时说"嗯"之类的细微迹象,也会成为招聘人员的危险信号。
何去何从
Lee的故事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当技术进步与现有规则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应对?他是挑战过时制度的先锋,还是破坏公平竞争的作弊者?
"如今每个人都在AI的帮助下编程。如果采访模式假设你不会使用AI,那就没有意义了,"Lee辩称。这种观点反映了AI普及带来的根本性变革——传统的评估方式可能已无法适应新技术现实。
然而,亚马逊发言人Margaret Callahan表示:"虽然我们欢迎应聘者分享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经验(与所申请职位相关),但他们也必须承认不会在面试或评估过程中使用未经授权的工具。"
Lee表示,他更倾向于投资创业,而非担心"破坏学术界和商界的关系"。他的目标是迫使大型科技公司改变面试形式。某种程度上,他已取得成功——Interview Coder等工具的流行证明了这个"精灵"已无法被装回瓶子里。
"我认为在线评估面试中的作弊现象比人们想象的要普遍得多,"Lee说,"许多对招聘等非常认真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都知道有这样的应用程序。只是人们还没有大规模地了解它。"
这场争议远不止关于一个学生和一个应用程序。它触及了教育评估、职场公平和技术伦理等核心问题。在一个AI日益渗透各领域的时代,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如何定义和评估能力与诚信?当技术能够完成曾经需要人类智慧的任务时,什么才是真正值得测试的?
或许,Lee事件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判断对错,而在于它迫使我们面对这些棘手但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创新与伦理的边界上,社会需要找到新的平衡点——既不过度束缚技术进步,也不放弃基本的公平原则。这场辩论才刚刚开始。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