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长选举倒计时!纽约邻郡警告将加强与ICE合作 曼达尼母亲称他“根本不是美国人”
随着纽约市市长选举进入倒计时,选情因移民执法、候选人身份认同及外部势力介入等多重因素持续升温。邻近的纳苏郡共和党郡长布鲁斯·布莱克曼(Bruce Blakeman)公开警告,若民主社会主义者佐兰·曼达尼(Zohran Mamdani)当选纽约市长,该郡将强化与联邦移民执法机构(ICE)的合作,并增聘警力以吸引居民迁入。这一表态凸显了选举结果可能对区域政策产生的连锁反应。
强硬移民立场
布莱克曼的发言人克里斯·博伊尔向媒体表示,若曼达尼胜选,纳苏郡将“雇用更多警官,加强与ICE合作,并鼓励个人与企业迁至这一自称‘全美最安全郡’”。尽管博伊尔未透露合作细节,但纳苏郡已于今年2月与ICE签署协议,允许10名当地侦探被“交叉指定”为ICE特工,协助逮捕无证移民、在郡监狱提供临时拘留空间,并在行动中与ICE共享情报。根据协议,该郡还预留50个牢房用于关押ICE拘留者最多72小时。

这一政策遭到民主党人和移民活动人士强烈反对,并引发诉讼。但布莱克曼向福克斯新闻宣称,该政策“极受欢迎”,包括 西班牙裔居民,并强调其成效已惠及更广泛区域。与之相对,民主党候选人科斯洛承诺终止与ICE的协议,而曼达尼则誓言彻底切断纽约市与ICE的合作,阻止ICE进入市属设施,并保护移民家庭免受联邦执法影响。
曼达尼的身份认同争议
曼达尼的跨国背景与家庭言论成为选战另一焦点。其母、印度电影制作人米拉·奈尔在2013年受访时称,当时21岁的曼达尼“根本不是美国人”,而是“完全的印度人”,并强调家庭仅使用印度斯坦语。这些言论被共和党顾问梅赫克·库克解读为“对美国价值观的否定”,批评其“忘恩负义”。

曼达尼出生于乌干达,7岁移居美国,持有美乌双重国籍,2018年正式入籍。他在鲍登学院就读时共同创立“巴勒斯坦正义学生会”,推动对以色列学术制裁。其父马哈茂德·马姆达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反以色列立场亦引发争议,包括将希特勒与林肯类比的观点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众议院共和党人甚至以此为由,要求剥夺曼达尼公民身份并驱逐出境。
彭博社首次公开站队
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近期向支持安德鲁·葛谟的超级PAC“修复城市”捐赠150万美元,用于反曼达尼宣传。布隆伯格虽曾在9月与曼达尼会面并评价其“聪明、积极”,但最终公开支持葛谟,称其“拥有应对纽约挑战的经验与意志”。这是布隆伯格自民主党初选以来首次涉足市长竞选。曾任三届市长的中间派布隆伯格一直持观望态度。

布隆伯格与曼达尼的政策立场存在部分交集(如补贴杂货店与免费公交),但双方在亿万富翁角色、以色列问题等核心议题上尖锐对立。这场选举已超越本地治理范畴,成为意识形态与区域政策导向的角力场。
纽约市长选举不仅决定全美最大城市的未来方向,更折射出移民政策、身份政治与资本力量在当代美国的深刻分歧。曼达尼的民主社会主义纲领、布莱克曼的强硬执法承诺与布隆伯格的资本干预,共同塑造了一场充满张力的政治博弈,其结果将深远影响纽约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政策格局。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5/10/29/nyregion/nyc-mayor-election-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