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立即生效!移民局启动社交媒体审查 发现这些言论 申请绿卡将被拒

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于4月9日宣布,将正式对移民申请人的社交媒体活动展开审查,重点筛查“反犹主义”及相关恐怖主义支持证据。

根据国土安全部(DHS)声明,该政策即时生效,适用范围包括绿卡申请者、持学生签证的外国留学生,以及与涉“反犹活动”教育机构关联的外籍人士。此举被定义为执行川普总统此前签署的行政令,旨在“最大限度保护美国国土安全,防范极端分子及恐怖主义外籍人员渗透”。

执法行动

国土安全部助理部长特里西亚·麦克劳克林(Tricia McLaughlin)在声明中强硬表态:“美国不会为全球恐怖主义同情者提供容身之所,我们无义务接纳或保留此类人群。”她特别强调,部分人试图以“言论自由”为幌子掩盖反犹行为,但政府将“零容忍”。国土安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Kristi Noem)亦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呼应,称在美居留是“特权”,鼓吹暴力者将被驱逐。

新政出台前,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已展开一系列高调逮捕行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马哈茂德·哈利勒(Mahmoud Khalil)和塔夫茨大学博士生鲁梅萨·奥兹图尔克(Rumeysa Ozturk)因涉嫌参与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中的“反犹行为”被捕,尽管其律师否认指控。此外,媒体披露近期已有近300名外籍学生被取消签证。

该政策直接关联川普政府于2023年底签署的行政命令,要求强化对“反犹意识形态”及关联恐怖组织的打击,明确将哈马斯、真主党等列为审查对象。然而,批评者指出,政策对“反犹”的界定模糊,可能过度泛化至批评以色列政府政策或支持巴勒斯坦权利的言论。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此前警告,此类审查或侵犯宪法第一修正案权利,并导致基于政治立场的歧视性执法。

实际影响

  1. 审查范围扩大化:移民申请人需警惕社交媒体历史记录,包括点赞、转发、评论等均可能被纳入评估。例如,参与亲巴勒斯坦集会或发布批评以色列的言论,或被解读为“支持恐怖主义”。
  2. 签证风险骤增:留学生群体成为重点监控对象。多所高校报告称,国际学生因参与校园抗议活动遭ICE约谈,部分人被要求离境。
  3. 寒蝉效应显现:有律师建议申请人自查社交媒体,删除任何可能被误读的内容。

川普政府此次政策升级,凸显美国在国家安全与意识形态审查上的强硬转向。对移民群体而言,这不仅是法律层面的约束,更是价值认同的考验。正如国土安全部所强调,“在美居留是特权,非权利”——这一逻辑下,外籍人士的言论自由空间被实质性压缩。

提醒在美华人及留学生

  • 避免在公开平台讨论敏感政治议题,尤其是涉及中东冲突、恐怖主义标签组织的内容;
  • 定期清理社交媒体痕迹,审慎对待群组聊天、私密圈发言;
  • 若遇身份审查,需立即寻求专业移民律师协助,避免因误解政策而丧失合法权益。

美国移民政策的收紧趋势已不可逆,适应其法律与政治生态,成为留美发展的必要前提。

本文由【大纽约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此篇因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无法注明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小娅认领(或直接在公众号留言),确认后我们会在后续文章作出单独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多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