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牛! 北美亚裔姐弟卖饼干赚外快 年收入冲上200万! 一开始只想赚1000刀!

仅仅12天,他们就赚到了1000刀

2020年疫情期间,加拿大两亚裔姐弟杰西卡(Jessica Nguyen)和安迪(Andy Nguyen)在家里厨房开始做饼干,原本只想赚个1000元贴补下大学学费。

谁能想到,这个小小的副业如今居然已经发展成拥有30人团队的烘焙品牌,预计今年收入将冲到200万元!他们俩是怎么做到的?

故事要从2020年春天说起。当时17岁的安迪刚高中毕业,在本地一家馅饼店兼职做烘焙师。

22岁的姐姐杰西卡刚完成市场营销和资讯系统的大学课程,正准备开始市场分析的工作。

疫情封锁一来,两人的工作都停了。闲在家里的姐弟俩决定做点什么,就想着用烘焙来打发时间。

安迪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如果到年底能赚到1000元,帮自己存点大学课本费,就算成功了。

两人找了温哥华一位美食网红合作,在社交媒体上搞了个抽奖活动,一下子吸引了700名新粉丝,订单也跟着来了。

结果仅仅12天,他们就赚到了1000元。疫情期间社交隔离规定严格,但Bak'd的饼干却成了人们的安慰。

很多人开始为朋友订购饼干,过生日或特别场合就用Bak'd寄送礼盒,姐弟俩还会为顾客的亲朋好友手写卡片。

杰西卡说,后来听说很多人通过Zoom或FaceTime一起吃饼干,虽然人不能见面,但至少能在线上分享这份甜蜜。

那时候的送货方式也很特别。杰西卡负责配送,只收3元配送费就能送到大温低陆平原任何地方,不想付费的顾客可以到约定地点自取。

最有意思的是公园长椅交货模式。为了保持社交距离,顾客要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杰西卡从一堆饼干盒里找出对应的那个,放在公园长椅上,然后后退6呎。

顾客走过去确认是自己的订单后,竖起大拇指,拿着饼干盒就跳上车开走了,这种交货方式整整持续了将近一年。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姐弟俩很快发现家里的城市屋厨房根本应付不来。

他们用的是手动搅拌机,最大的容器就是妈妈做越南粉的那口大锅。更麻烦的是,家里的烤箱一次只能烤12块饼干。

杰西卡说:“我们完全无法满足需求。”不到两个月,他们就把生产搬到了按小时租用的共享厨房。有了更好的设备,他们能做更多饼干,参加更多农夫市场,还慢慢拿到了批发订单。但要获得认可并不容易。

在农夫市场上,有些摊主觉得他们就是小孩办家家,对他们想开店的计划也不以为然。

申请贷款更是碰了一鼻子灰。尽管客户基础很稳定,但没人愿意给这么年轻的创业者提供优惠利率。杰西卡说:“大家觉得我们风险太高,缺乏经验。”房东也不愿意租店面给他们,都在想:“这些小家伙怎么经营的?肯定干不长。”

最后他们只能接受更高的利率来支付店铺建造成本。值得一提的是,安迪一边打理生意,一边还拿到了UBC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攻读商学学位。

杰西卡说:“他负责所有饼干制作的工作,我负责饼干之外的一切。”

安迪管配方、生产和库存,杰西卡管销售、营销、客户关系和批发账户。2024年6月,Bak'd在新西敏开了第一家实体店。

开业前30分钟,杰西卡往外看,只见到几个朋友和家人,当时她尴尬极了,觉得肯定不会有人来了。

但早上10点一开门,队伍已经绕着整栋楼排了一圈。“我们接待了800名顾客,人们排了两个小时的队,就为了买饼干,祝贺我们开业。”杰西卡回忆起那天仍然很激动。

如今,姐弟俩正计划开第二家分店,还在考虑弄辆餐车,用新方式和顾客互动。从疫情期间的1000元小目标,到现在的200万年收入,这对亚裔姐弟用四年多时间证明了自己。

本文由【大纽约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转自加拿大加新网,若有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