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智斗美国律师的老关,回顾北大78级:命运齿轮如何转动

1978年10月,我踏入北京大学,开启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特殊的77、78级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我的经历不仅是个人奋斗史,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在高考恢复的浪潮中,我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进入中国顶尖学府。几年后,我以“Garry Guan”的新身份赴美深造,并在七十岁生日之际,回顾这段旅程,感慨文化传承与个人价值的真谛。

相关阅读:资深华裔翻译智斗衣冠楚楚的赖皮白人律师!

从哈尔滨到北大学生

关氏姓名的由来我出生于哈尔滨,一个融合俄罗斯与日本建筑风格的寒冷城市,冬季气温常低至零下30至40度。作为家中五个兄弟的长子,我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中长大,常清晨筛煤灰寻找可用煤块,或骑自行车到乡下收集多余农作物。青少年时期,我响应国家号召,高中毕业后自愿到农村工作七年,与500多名青年开垦荒地、饲养牲畜、制作砖块。这些经历让我学会坚韧,也让我开始思考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我的家族原是满洲八旗中的瓜尔佳氏(Guwalgiya),后为致敬三国名将关羽的忠义与节操,选择“关”作为汉化姓氏,尽管并无血缘关系。

我的中文名字“关学君”(Guan Xuejun)承载了这一文化传承。1977年高考恢复,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主修考古学与历史——这是许多同学的选择,我们希望专注于学术,远离政治复杂的学科。那一年,高考录取率仅6.6%,570万考生中仅40万人被录取,我有幸名列其中。

进入北大,我感受到“知识饥渴症”的普遍存在。同学们年龄跨度大,有的已为人父母,有的刚从高中毕业,但我们都以狂热热情投入学习,弥补文化断层的知识缺失。

北大的学习与思想启迪

在北大,我不仅学习考古与历史,还经历了思想的深刻转变。1978-1982年间,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校园充满思想解放氛围。我专注于学术研究,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和中国翻译家傅雷的影响。卢梭关于自由、平等和社会契约的理念让我重新思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而傅雷的《傅雷家书》成为我最重要的精神食粮与思想源泉。这本书我珍藏至今,其中的家信不仅传递了西方文学与思想的精髓,还通过傅雷对儿子傅聪的教诲,展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与人生哲理,引导我反思个人与社会的责任。一次难忘的经历是参观商王朝贵族墓葬的考古发掘现场。面对被活祭的人骨骸,教授们将其与四千年前的社会结构联系起来。这让我更深刻地理解:考古不仅是发掘过去,更是解读人性和社会的镜子。

从北京到匹兹堡:Garry Guan的美国化

1982年,我从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成为“金77,银78”中的一员,填补了十年教育中断的人才缺口。之后,我在中央民族大学获得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硕士学位,并在国家民族博物馆筹备组担任研究馆员,同时兼职英语讲师。但我深知自己的性格更适合自由开放的环境。1987年,我赴美攻读匹兹堡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主攻考古学。在北京公寓翻阅美国杂志时,我看到演员Gary Cooper的照片,决定改名为“Garry Guan”(特意加一个“r”以示个性),保留“Xuejun”作为中间名,延续家族姓氏的文化记忆,标志着“美国化”的开始。在匹兹堡大学,我迅速融入美国文化,从自学修车到学习踢踏舞。1989-1991年,我作为研究生助理参与文化资源管理项目,并在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社区学院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1991年,我在密苏里州马克·吐温国家森林担任考古专员,1992年起在亚特兰大参与发掘项目,如俄克拉荷马州Ouachita国家森林的考古调查。然而,博士论文未完成成为遗憾,我通过综合考试,但因加入亚特兰大一家文化资源管理公司而搁浅学业。

多元职业与社会贡献

1994年,我转行从事中英文口笔译,凭借自学与实战经验,成为专业同声传译员,为美国国务院、可口可乐等提供服务,2006-2008年担任美国翻译协会中文分会会长。2014-2019年,我担任《文物》英文版主编,审校超600万字学术译文,翻译如《江苏盱眙西汉江都王墓出土越国鸟蟲书錞于》等文章。2017年起,我受邀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讲授考古翻译课程。2022-2024年,我担任夏威夷欧胡岛首席考古专员,2024年被南达科他州州长Kristi Noem任命为州历史保护官,同时在匹兹堡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担任客座研究员。我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1997-2022年担任亚特兰大北德卡布扶轮社多个职务,2001年领导赴台湾的扶轮社交流团,2020年参与佐治亚州长新冠任务组。

在七十岁生日之际,我受邀参加公益讲座,宣传海报称我为“Dr. Garry Guan”。我并未完成博士学位,但不再执着于纠正这一头衔。学位和头衔不能决定我的价值,我的经历与专业实践已证明我的能力。真正让我立足的是不懈的热情与不断前行的脚步。

历史印记与未来展望

作为78级大学生,我和同学们从2000多万被耽误的青年中突围而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推动者。我的姓名“Garry Guan”承载了从瓜尔佳氏(Guwalgiya)到关氏的文化传承,连接了满洲根源与美国身份。《傅雷家书》作为我珍藏一生的精神指引,伴随我从北大到美国,激励我不断前行。正如古人所说,“百年能几何,三十已一世。”78级大学生的历史印记在于集体贡献。站在2025年,我的北大岁月和美国经历塑造了我的信念,北大赋予知识与视野,美国提供自由与机会。作为南达科他州历史保护官,我将继续为文化保护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激励新一代追求卓越。

本文由【大纽约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转自garry guan,若有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