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新骗局盯上非法移民!骗徒社媒冒充律师 有人损失10万元 还有人被骗面临递解

随着特朗普政府收紧移民政策,针对移民群体的诈骗案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激增。诈骗分子冒充律师、政府官员或法庭职员,利用移民对遣返的恐惧心理实施欺诈,导致受害者损失数千至数十万美元,甚至面临递解风险。

虚假广告

《华盛顿邮报》调查发现,诈骗者通过TikTok、Facebook等平台投放虚假广告,冒充移民律师或政府工作人员,甚至伪造官方文件骗取信任。部分诈骗集团利用Zoom视频会议或WhatsApp群组,假借提供"快速绿卡""免遣返庇护"等服务,诱骗受害者支付高额费用。

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数据显示,2023至2024年度,涉及移民欺诈的投诉较往年增长超过一倍,成为增长最快的诈骗类型之一。在已记录的案例中,受害者平均损失2000至1.5万美元,个别案件涉及金额高达10万美元。

非法移民成"肥羊"

由于担心身份暴露,许多受害移民选择忍气吞声,使得诈骗分子更加肆无忌惮。纽约移民律师协会成员玛丽亚·洛佩兹(Maria Lopez)表示:"移民本就处于弱势,政策的不确定性让他们更容易成为诈骗目标。"

部分受害者反映,尽管多次向TikTok等平台举报诈骗账号,但未得到有效处理。一位拥有30万粉丝的移民律师透露,诈骗者甚至会在他的视频评论区冒充官方机构发布虚假信息,迫使他的团队不得不手动清理。"我们举报了数百次,但骗局仍在蔓延。"

TikTok发言人回应称,平台已加强虚假账号的监测与删除,但由于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彻底根除存在难度。

移民权益组织敦促政府加强监管,同时提醒移民群体提高警惕:

  1. 核实律师资质:通过美国律师协会(ABA)或州律师协会查询律师执照真伪。

  2. 警惕"快速办理"承诺:合法移民程序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声称能"加急处理"的多为骗局。

  3. 勿轻信社交媒体广告:政府机构不会通过社交平台索要费用或个人信息。

目前,联邦贸易委员会已联合司法部展开调查,但分析人士指出,在移民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此类诈骗可能进一步猖獗。

本文由【大纽约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此篇因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无法注明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小娅认领(或直接在公众号留言),确认后我们会在后续文章作出单独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多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