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出就餐需警惕!美国餐厅老板爆料:“特餐”慎点,多为处理剩菜
近日,一段由美国网友茱莉亚·贝兹(Julia Besz)在TikTok上分享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其餐厅老板朋友揭露了外出就餐时最好不要点的几类菜品,以免因食物不新鲜而导致身体不适。该视频目前已获得超过37.5万次观看,许多网友直呼“真实到可怕”。
“特餐”往往是“清库存”
据贝兹透露,其餐厅老板朋友列出的首项“地雷”是与明确季节性食材无关的“特餐”。这类菜品名称听起来吸引人,但在业内通常意味着厨师正在处理即将变质的食材。通过浓重酱汁和华丽装饰掩盖食物的陈腐,顾客实际上可能正以高价食用“昨天的剩菜”。吃完这类菜品,很容易引发肠胃不适。
慎点内陆餐厅的海鲜拼盘
该老板特别提醒,除非确定餐厅每日进货、仓储环境清洁,否则应尽量避免在内陆餐厅点贝类海鲜。生蚝、蛤蜊等若保存或处理不当,极易变质,一盘外观精美的海鲜拼盘可能成为“食物中毒的定时炸弹”。
自助餐鸡肉料理温控难
自助餐或 buffet 风格的餐厅中的鸡肉类菜品也登上“黑名单”。由于出餐量大,工作人员很难持续监控每一盘菜的温度。一旦存放温度不当,鸡肉极易滋生细菌。老板直言:“你用餐时不会察觉,但12小时后就会感受到后果。”
冰块卫生隐忧大
更令人意外的是,连饮料中的冰块也存在隐患。餐厅老板透露,在忙碌的餐饮场所,制冰机常常得不到及时清洁。顾客喝下的冰饮,实际上可能含有大量细菌,犹如“冰镇培养皿中的水”。
流转不快的菜,别点!
该老板还分享了一个实用的外出就餐原则:点菜前问自己“这道菜在厨房中流转的速度快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建议不要点。流转慢的菜品往往因不畅销而存放时间较长,新鲜度难以保证。
除了食品安全问题,餐厅在菜单设计上也充满“心理战术”。据雅虎生活报道,Proxy Couriers首席执行官弗雷德·哈林顿指出,大多数人会在90秒内决定点餐,餐厅正是利用这一点,通过菜单布局引导顾客选择高利润菜品。南加州大学讲师杰森·布勒博士进一步说明,餐厅常将价格放在不显眼的位置,甚至将菜名放大、价格缩小,以弱化顾客对价格的敏感度。
总结来说,外出就餐时尽量选择周转快的菜品,避免“特餐”、内陆海鲜、自助餐鸡肉及注意冰块卫生,同时保持对菜单设计的警觉,才能吃得满意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