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 患者感染禽流感H5N5身亡 专家紧急示警!
普通人这样防范
美国华盛顿州11月21日出现一例罕见禽流感死亡病例,死者感染的是全球首次在人类身上发现的H5N5型禽流感病毒。
死者是一名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从11月初开始就一直在医院接受治疗。
华盛顿州卫生部门调查发现,这名患者在自家后院饲养多种家禽,并在其饲养环境中检测到了禽流感病毒。

卫生部门判断,患者很可能是通过接触家禽、饲养环境或野生鸟类感染了病毒。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显示,这次感染的病毒类型是H5N5,而非近年来更为人熟知的H5N1。
H5N5和H5N1虽然都带有H5型血凝素,但神经氨酸苷酶类型不同,因此属于不同的病毒亚型。
H5N5此前仅在动物身上检测到过,这次是全球首次出现人类感染死亡报道。
相比之下,H5N1自1997年首次发现人类感染以来,已在全球引发超过900例感染,死亡率高达50%。
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病毒学家理查德·韦比(Richard Webby)表示,目前没有理由认为H5N5比H5N1具有更高的大流行风险,也没有证据显示它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大多数人接触到的H5型病毒仍然是H5N1,因为这种病毒在鸟类种群中的数量要多得多。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监测野生鸟类中的流感病毒。
监测数据显示,H5N5病毒此前一直在加拿大东部的海鸟和海鸥中传播。
专家通过基因测序确认,这次致死病例的病毒与加拿大东部的病毒关系更密切,而非H5N1病毒。
这支持了病毒是通过鸟类迁徙从东部传播过来的推断,而不是突然出现在人类身上的新病毒。
华盛顿州卫生部门强调,目前公众感染风险仍然较低。所有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经检测后结果均为阴性,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种病毒具有人际传播能力。
卫生部门将继续监测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值得注意的是,饲养后院家禽已被确认为感染禽流感的已知风险因素。
今年1月在路易斯安那州死亡的那名患者也饲养了一群鸡,同样年龄超过65岁且有基础疾病。
公共卫生专家建议,饲养后院家禽的人应该尽量让家禽与野生鸟类保持隔离,降低家禽感染病毒的风险。
在照料家禽时,应该穿戴专用的衣服和鞋子,这些物品不要带进室内。清理鸡舍时要佩戴口罩和护目镜等防护装备。接触鸡、鸡蛋或鸡舍后,必须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
专家提醒,虽然目前尚无证据表明H5N5存在人传人风险,但仍需加强监控,尤其要重点监测禽类、牲畜及高风险暴露人群。
专家还建议,普通民众应避免接触野生鸟类、病死禽类以及未经检疫的家禽和奶牛,从正规渠道购买禽肉、蛋类和牛奶等产品。
公共卫生部门建议,六个月以上的人群如果今年秋季还没有接种流感疫苗,应该尽快接种。虽然季节性流感疫苗不能预防禽流感,但可以降低同时感染季节性流感和禽流感的风险,避免出现危险的病毒混合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