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75万起噪音投诉 九成纽约居民深陷听力损伤风险
在纽约这座拥有八百万人口的繁华都市,刺耳的警笛声、喧闹的当地人、嘈杂的酒吧和 incessant 的汽车喇叭声,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轰炸着每一位居民和游客的耳膜。对于像蒂姆·穆里根(Tim Mulligan)这样选择居住在曼哈顿中心区的人来说,城市的喧嚣已成为日常生活的残酷背景音。他原本搬到这里是为了离工作地点更近,避免忍受地铁嘎吱作响、刺耳的噪音——但那只是纽约人每天面临的众多声音考验之一。
“即使戴着耳机,把音量调到最大,你在整个通勤过程中也听不到任何声音,这种音量对你的耳朵有害,”穆里根说。他是一名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退伍军人。如今,他的家靠近纽约旅游中心时代广场,但为了对抗无处不在的噪音,他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用高密度隔音泡沫密封窗户,挂上双层厚窗帘,还买了耳塞以便睡觉。在街上,他始终戴着降噪耳机,并选择骑自行车出行,而非乘坐地铁。
穆里根的困境并非个例。2024年,纽约全市热线共接到75万起噪音投诉,使其成为最常见的生活质量问题投诉。这座“不夜城”——或许是因为它根本让人无法安睡——是美国少数几个制定了严格噪音法规的建成区之一,旨在规范车辆、建筑、商业和娱乐场所的噪音。市政府甚至安装了配备传感器的摄像头,用于检测和惩罚违规者。
然而,法规似乎难以遏制噪音对公众健康的侵蚀。哥伦比亚大学在2010年至2012年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十分之九的纽约人因每天接触超过70分贝(健康平均值)的噪音而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该报告的作者理查德·奈泽尔教授(Richard Neitzel)目前正在领导美国首次全国性的噪音研究,其中20万名志愿者佩戴智能手表以追踪噪音水平。
据Streetsblog报道,数据显示,2020至2025年间,326,509起车辆噪音投诉中,约半数因警方“未观察到违规证据”或“问题已消失”而被驳回,仅不到1%的投诉最终开出罚单。
“看起来大约四分之一的美国人长期暴露在可能损害听力的噪音环境中,”奈泽尔表示,他同时担任密歇根大学教授。他指出,对于18至25岁的年轻人来说,过量噪音暴露的主要来源是耳机。但总体而言,暴露在高水平环境噪音中的人比暴露在耳机噪音中的人更多。尽管受噪音影响的人口比例与受空气污染影响的比例相似,奈泽尔补充道,居民和官员并不像重视空气质量那样重视声学问题。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过多的噪音与多种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包括睡眠不佳、心血管疾病、抑郁、认知能力下降、早产和学习成绩差。此外,耳鸣——一种永久性的耳鸣症状——在该研究中每20名参与者中就有3人患有此病,且这一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曼哈顿时尚的哈德逊广场开发区,一家热门墨西哥餐厅的经理肖恩·纽曼(Shane Newman)坦言,大声的音乐甚至被用作商业策略以促进消费。“一边听音乐一边喝酒,感觉氛围很好……他们会待得更久,”他告诉法新社。
然而,这种“氛围”的背后是潜在的健康代价。听力学家米歇尔·迪斯蒂法诺(Michele DiStefano)指出,噪音对健康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她警告说:“接触噪音的时间越长,噪音水平越高,听力损失的程度就越大——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她强调,听力损伤一旦发生便不可逆:“一旦它影响到你的听力,你就无法消除它,但你实际上可以预防它。”
“我们确实需要教育年轻一代,在音乐会上不必制造很大的噪音——噪音是可以累积的,”迪斯蒂法诺补充道。
对于纽约这样的城市而言,噪音不仅是一种生活 nuisance,更是一场沉默的公共卫生危机。当75万起投诉回荡在城市的街道上空,或许该是时候倾听这些声音背后的警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