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書單推薦|親子溝通秘笈: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是世界上最暢銷的教育書之一,是家長們必讀的「育兒寶典」。

作者選取親子關係中最為常見的場景,告訴父母「尊重感受、尋求合作、代替懲罰、如何讚賞、應對憤怒」的珍貴方法和技巧,既是應用實例,也是父母隨時應用的絕佳參考。

孩子不願意跟父母說話的原因是,他說什麼父母都會否定他,做什麼都會給建議,說出來只會成為那個被教訓的人。

下面總結了該書的精華部分,趕快拿出小本本來記筆記了!

一,接納孩子的感受

比技巧更關鍵的是我們的態度,如果沒有真正和孩子產生共情,無論我們說什麼,在孩子眼裡都是虛偽的,都是想對他們進行操控。

只有真正與孩子有情,才會打動孩子的內心。

常見的回應誤區:忽略。

當你對孩子說:「不要緊啦」,「沒關係,這有什麼了不起的」,「你看你這麼小氣」,「不疼不疼快起來」,這些話都是對孩子感受的忽略。

比如:孩子: 用橡皮泥做的玩具兔耳朵斷了。爸爸回應: 這有什麼好哭的,重新做一個就好了。孩子哭:不,我就要原來那一隻!

當孩子不開心的感受遭到否認或忽略時,會更不開心,這時父母即使提供正確的解決辦法,也不會有效果。

二 ,給建議

1. 傾聽。事實上,我們應該先聽聽孩子在說什麼,哪怕簡單的「哦」「嗯」,孩子也能感覺到被傾聽,被尊重。

傾聽後,你可以總結說出孩子的感受。比如說:兔子的耳朵斷了讓你很難過,對嗎?它耳朵斷了,真的好可惜。

說出孩子的感受會讓他覺得自己被理解了,同時也能幫助孩子學會表達感受。這樣,他就更願意聽你的意見,這時再用啟發式的方法,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爸爸:嗯,捏一直耳朵確實不是一件容易事,那我們一起想辦法修好它怎麼樣?你說我們該怎麼修好它呢?

比如,當孩子玩你的珍珠項鏈時,正確回應:你很喜歡我的項鏈對嗎?問題是這項鏈很容易斷,你可以玩一些木頭串珠或者圍巾。

比如孩子考前很焦慮,錯誤回應:放輕鬆,我相信你能考過的,或者說你要是能早點複習也不至於這樣!

正確回應:聽上去你很發愁啊,我敢打賭,你肯定希望現在已經考試結束了,而且考得很好。

你能說出這樣的話,不需要幫他解決問題,孩子就已經輕鬆了,因為感覺被你理解了。

2.幻想。如果是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嘗試用幻想的方式解決問題,孩子會很感激你。

比如說:我敢擔保,如果你是一位魔術師的話,你一定會把兔子的耳朵變回來。或者說如果你有魔力的話,你會把兔子耳朵「噌」的,一下長出來。

甚至是你要制止他的時候,你也要先理解他的感受。

如果孩子用公用的瓶子喝水,如果你對他說:放下,多難看!

當你說這樣話的時候,孩子是不舒服的。他自己會覺得這件事很有意思:如果我爸不在的時候,我下次一定要做。因為越禁忌的事情,他越有興趣。

當你制止他的時候,你可以說:我知道對著瓶子喝水很痛快。但爸爸覺得這樣做會滋生很多的細菌,會傳染疾病,這個不健康。

所以先把他的感受說出來,然後告訴他不這樣做的道理,孩子就會很容易配合。

三,尋求合作。

常見誤區:指責、辱罵、威脅。

這些只能讓孩子在當下配合,其實他們的內心是抗拒的。甚至有可能叛逆起來,連當下都不配合你,故意跟你對抗。

因為他的情緒無法安置,不願意聽你講。

正確的方法

1. 簡單用一個詞表述。比如說香蕉皮掉地上了,你不需要長篇大論,只需要說一個詞:哎,香蕉皮。就這一個詞,他可能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孩子最怕媽媽長篇大論。孩子在美術館很吵鬧時,只需要說:噓……

2. 描述你所看到的東西。我看到廚房地上有香蕉皮。

3.給提示。踩到香蕉皮很容易滑倒哦,應該把它放在垃圾桶里。

4. 提供一個選擇。你可以把香蕉皮扔到垃圾袋裡,或者是垃圾桶里。

5. 描述自己的感受。我看到廚房裡的地上有香蕉皮,覺得很不高興,因為我覺得咱們家很亂,沒有人管。

6. 寫便條。因為孩子喜歡父母給他留言。用寫便條的方法,讓孩子更容易重視一個問題。

四,代替懲罰6步走

對於懲罰,有的孩子會有報復心理「他真討厭,老是管我,我要報復他」;有的孩子會學會撒謊「我只要下次小心別被抓住就好了」;有的孩子會自暴自棄「我是個壞孩子,我活該受罰」。

正確的辦法:

1. 傾聽並回應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父母問:老師跟我說你在班裡不幹正事,我想聽聽你怎麼說?孩子:那是因為小明用尺子打我的頭。

不要評論他說的,鼓勵他把所有感受說出來, 接著總結孩子的觀點。

家長:哦,小明這麼對你,你不得不回擊他。孩子:是的。家長:還有嗎?孩子:還有老師從來不讓我回答問題,我只好乾坐著。

家長:所以你在班裡不幹正事,一部分是因為小明,一部分是因為老師沒有提問你。

2. 說出你的感受和需要,要簡短。

家長:你在課堂上表現不好讓我很不開心。

3. 邀請孩子一起尋找解決辦法。

家長: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看能不能想出一些辦法,把學校的事情解決好。

4. 把所有辦法寫下來。不要對想法的好壞做評論,最好讓孩子先想先說,並且寫下來再一起討論。

5. 挑出哪些你們不接受,哪些你們能接受,以及你們計劃如何執行。

6. 達成共識,並把寫下的計劃貼在冰箱上做個提醒。

如果解決辦法不起作用怎麼辦?

再完美的計劃都不會是永久的。孩子六歲的時候,這個計劃可能有用,到了七歲,可能就沒用了。生命是個調整和再調整的連續過程——你必須不斷應付新的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通過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案,可以教給他們怎麼處理現階段家庭生活中面臨的問題,以及如何應對將來更艱難複雜的世界。

五,採用正確的表揚方式

「評價式的讚賞」,諸如「聰明」、「漂亮」以及「完美」之類的詞不僅會讓孩子們關注到自己失誤的地方,更會讓他們灰心喪氣,不再繼續努力嘗試。

既然我現在已經完美了,為什麼冒險去嘗試呢?下次可能會搞糟!

如果我們想要鼓勵孩子相信自己,繼續堅持下去,就要避免一些帶有「評價」含義的詞像「真棒」、「最好的」。

相反,我們可以告訴自己「簡單描述」就可以。你可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或者描述你的感受。

描述你所看到的:

⊙ 「你一直專註在那個問題上,直到最終解決!」

⊙ 「哈,你投進了!球正好進入籃筐!」

⊙ 「儘管你有自己的事情做,但還是幫助妹妹做功課。」

描述你的感受:

⊙ 「我喜歡你畫的《海上落日》,它給我一種快樂、安詳的感覺。」

⊙ 「一想起你給我講的那個笑話,每次我就忍不住笑起來。」

「描述你看到的和你的感受」,所帶來的結果簡直不可思議。這樣做不僅肯定了孩子的努力,還幫助他們相信自己。最重要的是,給了他們繼續努力的勇氣和動力

如果將讚賞總結為一個詞,還能幫助孩子學會更豐富的表達。

⊙ 「你一口氣把筆記上的每項內容都弄懂了,這就是我說的『堅持』。」

⊙ 「我看到你把最後一塊蛋糕給妹妹留下了。這就叫『意志力』!」

⊙ 「你清理了所有樹葉,還裝進袋子里,並且是自覺做的這件事!這就是我說的『負責任』。」

如果沒什麼可讚賞的怎麼辦。我們可以換個角度,鼓勵孩子完成正在做的事。

告訴自己:不管他完成了多少,向孩子描述他們已經完成的部分。

⊙ 「你自己穿好衣服,吃完早餐,刷了牙,就只剩下找到襪子和鞋,然後就可以準備出發了!」

⊙ 「讓我看看……分數的加減法共 10 道題是夠煩人的。但我看你已經完成了前兩道題。看樣子你正努力去做。」

六,表達憤怒三步走

孩子們會激怒我們。如果告訴我們不要理會自己的感受,只能更增添憤怒和絕望。

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在於:要明白如何適當地表達我們的憤怒,來釋放自己,同時又不傷害到孩子。

說出你不喜歡的:

⊙ 「我不喜歡看到貓的尾巴被拖著!我希望你對動物友好一些!你現在就可以開始這麼做!」

描述問題:

⊙ 「還有三個人等著用浴室!」

⊙ 「好冷!有人出去大開著門!」

陳述規則,給出選擇必要的時候,採取行動:

父親:食物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玩的。

父親:不要把吃的吐在餐桌上!我很生氣!

父親:這裡有幾個選擇供你選:1. 要是你不想按我說的做,可以離開餐桌在你的房間玩。2. 如果你還沒吃飽,那待著吃完,不要吐。告訴我你的決定。

孩子:待著吃東西。(過了幾秒鐘,孩子笑著吃了一口麵包,吐到爸爸的臉上)

父親:(決絕地拎起兒子,關進他的房間)你覺得很好玩,但我不覺得。看來你今晚不太餓。

儘可能用「我」代替「你」。使用「我」來表達感覺或需要,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釋放強烈情緒,讓孩子明白我們的意思。

比如:「被打斷真讓我沮喪,思路被打斷都不知道說到哪兒了。」而不是「你太粗魯了!你老是打斷我。」

七. 處理撒謊的最好方式

謊言通常代表了「願望」或「恐懼」。

你的孩子希望他沒有打破你的花瓶,並害怕你的反應。最好針對他的「願望」或是「恐懼」來處理,不是單單關注「說謊」。

請注意下面兩種場景的區別。

媽媽:誰把花瓶打破了?是你乾的嗎?孩子:不是我。媽媽:你確定?不要對我撒謊。孩子:我發誓我沒有。媽媽:你這個小騙子。我親眼看到你打碎的,現在你必須接受懲罰。

不要誘導孩子掉進說謊的圈套中,最好讓他直接面對事實。

媽媽:我看見你投球時,把花瓶砸碎了。孩子:不,我沒有,我發誓。媽媽:我知道你希望它沒有發生,但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不要在客廳踢球,現在我們該怎麼收拾?孩子:我去拿掃帚。

不要給孩子貼上「騙子」的標籤,而是應該接納他的感受,並告訴他我們的感受,從而讓他有勇氣坦然跟我們說出事實。

八, 你有了一個新發現

幫助孩子意識到他犯的錯,也會是一次重要的發現。教會孩子犯錯不可怕,從錯誤中學習新東西。

一個媽媽講到,三歲兒子跟她說話的時候,開心地搖晃著自己帶吸嘴的杯子。忽然蓋子掉了,果汁撒了一身,濺了一地。小男孩開始歇斯底里地大哭。

他的媽媽故作誇張地驚叫道,「你有了新發現!」他停止哭泣,疑惑地看著媽媽。媽媽用非常緩慢的語調說:「你發現當你搖晃杯子的時候,蓋子會滑落,果汁就會濺得到處都是!」

父母如果經常打罵孩子,孩子並不能真正學會解決問題。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說過:「人的一生總是在彌補童年的缺失。」

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多分給孩子一份耐心和愛,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

讓孩子在溫馨甜蜜的環境中健康長大,養成正面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以後的人生和整個世界。

本文由【大紐約生活網 GNYLife.com】整理編輯,原文轉自如媽創美國,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