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抹殺歷史開始了!公立學校要將前總統華盛頓等除名,對學生的影響是……

又是BLM事件持續發酵引發的連鎖效應。去年5月,華盛頓市長提議移除或更名華盛頓紀念碑、傑斐遜雕像等有種族歧視「爭議性」人物建築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前總統特朗普不得不以「愛國主義」為名,對這些提議態度強硬的予以反對。

相關鏈接:大選前日成立的「1776委員會」是什麼來頭? 意在何為?

如今,舊金山的學校接過了接力棒,擬將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等人的名字從舊金山44所公立學校中「除名」。理由如出一轍:這些人曾是奴隸制或壓迫奴隸、黑人、印第安人等種族主義行為的「代言人」,學校里不能有他們名字的存在。

在這一份長長的名單中,除了華盛頓、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兩位奴隸主身份總統外,還有自然學家約翰·繆爾(John Muir)、美國大革命中的愛國者保羅·里維爾(Paul Revere)、美國國歌的作曲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Francis Scott Key)等。

我們來看看這些名單都涉及哪些人物,

約翰·繆爾(1838年4月21日-1914年12月24日)是美國早期環保運動的領袖。他寫的大自然探險,包括隨筆、專著,特別是關於加利福尼亞的內華達山脈的描述,被廣為流傳。繆爾幫助保護了約塞米蒂山谷等荒原,並創建了美國最重要的環保組織塞拉俱樂部。他的著作以及思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現代環保運動的形成。

約翰·繆爾 圖片源自:wikipedia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1779年8月1日-1843年1月11日)是美國律師、作家、業餘詩人,馬里蘭州弗雷德里克人,美國國歌《星條旗》歌詞作者。美國1812年戰爭期間的1814年,35歲的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目睹了英軍進攻時美軍英勇抵抗的現場,美國國旗星條旗雖遭受炮擊但仍屹立不倒,因此深受感動並獲得靈感,創作了幾句詩歌,後成為美國國歌歌詞。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 圖片源自:wikipedia

保羅·里維爾(1735年1月1日-1818年5月10日)是麻塞諸塞州波士頓銀匠、實業家,也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一名愛國者。他協助組建一個對英軍的情報與警報系統,他在列剋星敦和康科德戰役前夜警告民軍,英軍即將來襲。

保羅·里維爾 圖片源自:wikipedia

目前,舊金山教育部門已經以壓倒性優勢通過了該決定,這意味著市內約有三分之一的學校將會付諸行動,剔除「名人」。

這樣的做法自然會引發爭論和部分群體的不滿,因為一個宣稱民主和自由的國家、城市,在清算種族主義這個問題上,是不是有些走得越來越遠了,超出了合理邊界?

對此,當地教育部門的回應是:這樣做絕非是串改或抹殺歷史,而是正視歷史,只有這樣,才能聽到更多新的聲音。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做法是對種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文化譴責的一種表達方式。學校的新名字還在等待4月份的投票,真正實現「更名」,不可能一蹴而就,會歷經很長的時間。

其實,給學校更名的事兒,早在BLM事件期間就已「初現端倪」,但人們的關注點顯然更多關注在BLM事件本身。況且,學校更名也不是件簡單的事兒,校名改了,一些衣服、帽子,乃至學校體育館等都需要重新印製LOGO。

舉個例子,艾倫·佛萊徹(EllenFletcher)中學,是以紀念生前提倡自行車運動的女議員暨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的人名命名。其更改校名就花費了3年時間,花費更是不菲,達到了6萬美元。

相比公立學校,私立學校的更名似乎更快一些。就以普林斯頓大學為例,該校為了移除支持種族主義的前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掛名一事,僅是召開了一個特別集會就完全搞定。對於一般的公立學校來說,這樣的速度是難以想像的。

據媒體報道,如果舊金山44所公校全部改名,至少需要100萬美元以上,然而更多家長表示在疫情反反覆復,還處於複課的焦慮之中,流行這樣的「更名潮」是否值得,與其只重視校名的象徵意義,還不如抓抓學生的實質學習問題。

對此,讀者怎麼想?

ref:

本文由【大紐約生活網 GNYLife.com】獨家約稿、原創。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免責聲明: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部分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