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美國深度游(45):走進北極的門戶,購買阿拉斯加的背景

編者按語

當前美國的疫情發展有了新的變化,雖然大紐約地區的疫情減弱,但有些州卻暴漲,由於各州疫情控制不同,但全美在人口流動之下仍相互影響。往年的暑期,許多人都會帶著孩子遊歷美國;而今年則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線下遊歷,也可能是新科技的線上體驗遊歷。無論您選擇哪一種?您對美國有多少了解呢?我們我們藉此機會轉載《 與看風景同行》美國深度游系列,以饗讀者。


美國深度游(45):走進北極的門戶,購買阿拉斯加的背景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1867年美國花了720萬美元,從俄國人手裡買下阿拉斯加的歷史。大約是每英畝兩分錢。而今日阿拉斯加的壯美風景,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那裡更是除了非洲草原以外,另一個野生動物的天堂。那裡是動物的家鄉,人類像是遊客或過客。當然還有大量的資源,包括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還有豐盛的魚類海洋資源。今日的人們會說,美國人買這片土地賺大了。

但是,客觀的說,阿拉斯加從未成為俄國的領土或殖民地。

阿拉斯加一直都有當地的土著(包括愛斯基摩人)在那裡世代生息繁衍。在1740-1860年代,只有小股探險人員,到達過今日阿拉斯加的東南部那一個小角,遠沒有深入內陸。這些探險人員有的來自西班牙,從西班牙的殖民地墨西哥,沿著太平洋北上。更多的探險活動來自俄國人,但是也僅限於在 Sitka 附近(今日有些游輪會把這個小城當做停靠的一站),連阿拉斯加面積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實際上,俄國人從不知道阿拉斯加有多大,都有些什麼,也從未實際派官員或軍隊,實際控制過這片土地。從這個意義上說,是美國人做了冤大頭,花錢向另一個強權買了本不屬於那個強權的土地。基本上是給人家送錢的。俄國沙皇肯定是數著美元,偷笑冒傻氣的美國佬。

看看俄國佬在那個時代是如何「拓展」疆土的:1840-50年代,沙皇俄國派人擅自從海上探險,闖入屬於中國的黑龍江口,並在當時中國的土地庫頁島建立哨所和探險根據地。隨後有繼續蠶食中國的土地,向內地進軍。在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過後,沙皇以居中幫助滿清政府與英法聯軍談判達成北京條約(對中國人而言是喪權辱國的條約)有功,並通過軍事威脅和外交訛詐,強迫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佔了我國東北和西北的144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以後,又通過不平等的界約和武力侵佔,三次共掠去了2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沙俄共佔去了我國17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50個海南省,48個台灣省的面積。1840年後,我國主權被資本主義強國掠奪,領土被殖民主義國家宰割。尤其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沙俄從中國獲得了最大的領土利益

(參見:http://www.baike.com/wiki/%E6%B2%99%E7%9A%87%E4%BF%84%E5%9B%BD%E5%AF%B9%E6%88%91%E5%9B%BD170%E4%B8%87%E5%B9%B3%E6%96%B9%E5%85%AC%E9%87%8C%E5%9C%9F%E5%9C%B0%E7%9A%84%E5%AE%B0%E5%89%B2%E5%92%8C%E4%BE%B5%E5%90%9E)。

1. 走進北極極地和北冰洋的門戶,費爾班克斯

2. 阿拉斯加大學,晚上11點的落日霞光,遠處的雪山

3. 阿拉斯加大學,北極極地博物館

4.

5. 阿拉斯加大學,白樺林

6.

在近代中國歷史上,對中國侵害最厲害,損害最大,最貪得無厭的就是俄國。所有其他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如今早已廢除了。被列強所掠奪的土地,也基本收回了。只有被俄國強佔去的土地,至今無法歸還。俄國還一手導演了外蒙古的獨立,再一次分裂了中國的領土。如果不是從俄羅斯輸入中國的某某主義(已經被歷史證明是一場失敗的社會實驗,今日世界沒有哪個大國還相信這個主義),中國人民就會少走30年彎路,可能早30年經濟發展。很多家庭可以少受很多傷害,甚至免於可怕的災難。不論從哪方面說,俄羅斯都是對中國實際傷害最大的國家。當然,從中國的國家利益出發,在不同的階段與俄羅斯聯合或合作,相互利用是必須的。但是,千萬別天真的以為俄羅斯是中國的朋友,實際上他們是撕咬侵吞了很多中國血肉的北極熊。

我個人曾三次去俄羅斯旅遊,對那裡留下深刻印象,也很喜歡俄羅斯。很多中國人因為歷史的原因,也對俄羅斯有很深的感情。但是,大家都知道,感情是感情,實際是實際。還有一句老話,千萬不要感情用事。

1867年,美國國務卿 William H. Seward 與俄國沙皇談判,最後達成了這個購買協議。當時的美國,剛剛結束南北內戰,正在走上工業革命與經濟起飛的時候。領土的擴張也正好符合美國的需求。但是,美國是一個講求契約精神的,斯文的強權。俄國從未實際佔領過阿拉斯加,只是有些人探險到過阿拉斯加的邊緣一角。按照當時的「國際慣例」,直接派人去定居,或鼓勵人們移民開墾疆土,根本不需要找一個並非主人的傢伙,花了720萬美刀(美元從1876年到現在怎麼也增值了上百倍了吧)冤枉錢。從另一個角度說,這種重視法律,遵守契約的傳統,也是美國得以強盛的地方。如果換位思考,俄羅斯應該不會出錢買阿拉斯加,而是直接佔領或掠奪了。

在美國購買阿拉斯加以後,一直維持原狀,直到1890年代的淘金熱。一直延續到1910年代的淘金大潮,給阿拉斯加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本只有 Sitka 小城附近有很少人定居,成千上萬的淘金者湧進今日阿拉斯加的東南角,使得阿拉斯加的人口短時間內就翻了許多倍,帶來城市,交通,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今日的阿拉斯加游輪經常有一個遊覽項目,就是參觀當年淘金者的足跡。

阿拉斯加有170多萬平方公里,比新疆還要大。人口大約70萬,其中約40萬在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周圍,10萬在北方的第二大城市費爾班克斯周圍。阿拉斯加的平均家庭收入在50州名列前幾位。

費爾班克斯是貫穿阿拉斯加南北的交通要道,包括鐵路,公路,還有石油管道。這裡是通往北極圈和北冰洋的門戶,進入極地的最後一個「大城市」。費爾班克斯還是阿拉斯加大學的所在地。這裡的極地研究,地球物理研究等都是很好的。

7. 太陽在晚上11點左右落山,黃昏時分的阿拉斯加大學

8. 臨近午夜的霞光,阿拉斯加大學校園

9. 政府建築

10. 市中心商業區

11. 稀奇古怪的博物館

12. 牆上烏鴉圖畫,到處都一樣

13. 市中心的商業建築

在費爾班克斯偶然看到一組雕塑,主雕塑是並肩戰鬥的兩個士兵,一個是前蘇聯紅軍的樣子,另一個是傳統美國大兵的裝束。看了雕塑的說明,才明白那是紀念1942-45年間,美國國會和政府的 lend and lease act 租借法案, 對前蘇聯的物資支援。這是以前所不了解的。

在二戰爆發以前和初期,美國人民大多處於一種事不關己的狀態,不願意為了其他的國家把自己推入戰爭。更何況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來自交戰雙方國家都有很多移民及後裔在美國,很難有一個一致的意見。儘管當時的美國政府和羅斯福總統極力想參與戰爭,但得不到國會的批准。羅斯福只能爭取到一個租借法案,使得對抗德國的前線國家可以得到美國的軍事物資援助。英國,法國自然是首先被援助的國家,也是被廣泛宣傳,大家耳熟能詳。但是,美國在二戰初期就開始對前蘇聯援助軍用物資,就很少有人談起了。也許,作為冷戰與美國對立的社會主義陣營老大哥,他們不願意人們知道,前蘇聯對抗德軍曾得到美國的大力援助。而美國在冷戰時期,也不願意再提曾資助對手的往事。

但是,歷史就是歷史,不會因為官方的「刻意」遺忘就不存在了。

1942-45年為了向前蘇聯輸送物資,美國政府與前蘇聯政府建立了阿拉斯加–西伯利亞空中走廊。從美國本土把物資運送到阿拉斯加,再接力送到西伯利亞。因此,美國政府選在今日的費爾班克斯建設了中轉機場。這是美國政府第一次對阿拉斯加進行大規模投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相關的建設。這條物資運輸的空中走廊一直延續到二戰結束,對費爾班克斯的人口迅猛增長,經濟的大幅變化,都起了決定性作用。

從1942年到1945年,大約8000架飛機從美國本土的飛機製造廠,接力飛行,經過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送到蘇聯對抗德國的前線;費爾班克斯是美國飛行員把飛機交給蘇聯飛行員的地方。

14. 記載歷史的雕塑,儘管那一段歷史似乎被刻意「遺忘」了,但是阿拉斯加人民還記著

15. 從1942年到1945年,大約8000架飛機從美國本土的飛機製造廠,接力飛行,經過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送到蘇聯對抗德國的前線;費爾班克斯是美國飛行員把飛機交給蘇聯飛行員的地方

16. 費爾班克斯附近的景色

17. 費爾班克斯附近的景色

18. 去費爾班克斯的路邊

19. 去費爾班克斯的路邊

現在的美國,有兩種不同的風情。一種是大都市地區的現代美國風情,一種是「邊遠」地帶的傳統美國風情。現代美國風情充滿了活力,充滿了變化,充滿了不同的文化。傳統美國風情,淳樸的民風,保留的比較多一些。

這個系列就是想分享我所看到的,傳統美國風情比較多的地方。


小編插播一條重要信息:如果微信真的在美國地區下架了,為了防止跟讀者們失聯,我們已經在Telegram建立了
「大紐約生活網頻道」
https://t.me/gnychineselife
「大紐約華人華人互助群」
http://t.me/gnychinese

長按二維碼進入後,請點擊Telegram

本文由【大紐約生活網 GNYLife.com】整理編輯,原文轉自與看風景同行,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