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返崗後如何”防病毒”?收好這份攻略!
據中新社報道,因疫情影響,各地均不同程度推遲節後上班時間。據不完全統計,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10餘省份宣布,除必需行業外,企業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9日24時。但對部分上班族來說,返工日已提前來臨。
「坐電梯好害怕」、「辦公室要不要戴口罩」、「我還能不能點外賣啊」……類似的問題讓即將返工的上班族憂心忡忡。如何在上下班途中、辦公室食堂等人員密集場所保護好自己?經緯君為大家總結了三篇攻略,一起來看:
通勤篇
1、全程佩戴口罩:可以選用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不建議使用棉布口罩、海綿口罩。
對於一次性醫用口罩,雖然建議連續佩戴4小時更換,污染或潮濕後立即更換,但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疾控中心副主任賀雄表示,日常生活中建議使用一次性醫用口罩,如果弄濕弄髒建議更換,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口罩可以反覆使用。
佩戴口罩不僅適用於上下班途中,在公共場合如電梯間、辦公室、會議室、都需要佩戴。有些公司要求全員、全天、全程都要佩戴口罩。
2、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危險係數較高。建議上班族盡量不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優先選擇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已消毒的班車上班。
對於不得不乘坐公共交通的人員,請務必佩戴口罩,途中盡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辦公篇
進入辦公區自覺接受體溫測試,體溫正常者可以入樓工作。若體溫超過37.3℃,請勿入樓,並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對上班族來說,電梯間、餐廳、辦公室都是「高危區」,分別該如何進行防護?又該注意哪些細節?
高危區top 1:電梯間
低樓層建議直接選擇步行梯,如需乘坐電梯一定要戴口罩,按電梯按鈕時盡量不要用手,建議帶上紙巾或隨身攜帶的物體觸摸按鈕。觸摸後不要摸口、鼻、眼睛等部位,走出電梯後第一時間洗手消毒。條件允許的單位,儘可能給電梯消毒,尤其是按鈕。
高危區top 2:食堂餐廳
首先可以去食堂吃飯。總體原則是減少人員聚集,建議直接打包,或者選擇人少時候就餐。進餐過程中避免不必要交流,注意咳嗽禮儀和手口衛生。
餐廳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後進行消毒。餐具用品須高溫消毒。操作間保持清潔乾燥,嚴禁生食和熟食混用,避免肉類生食。
外賣方面,正規餐飲企業的外賣還是可以點的。建議戴口罩打開、丟棄包裝。洗手後再用餐,儘可能減少接觸病毒可能。
高危區top3:辦公室/會議室
辦公室需保持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飲水,堅持在進食前、如廁後按照六步法嚴格洗手。
1、開會怎麼辦?
首選視頻或語音會議。如果必須集中開會,要注意以下4點:
①佩戴口罩,進入會議室前洗手消毒;
②開會人員間隔至少1米以上,控制會議時間;
③最好開窗通風或機械通風;
④會議結束後,場地、傢具須進行消毒,茶具用品用開水浸泡消毒。
2、公共區域怎麼做?
每日須對門廳、樓道、會議室、電梯、樓梯、衛生間等公共部位進行消毒,盡量使用噴霧消毒。每個區域使用的保潔用具要分開,避免混用。
3、傳遞文件怎麼做?
傳遞紙質文件前後均需洗手,傳閱文件時佩戴口罩。
4、電話消毒怎麼做?
建議座機電話每日75%酒精擦拭兩次,如果頻繁使用可適當增加消毒次數。
5、空調還能開嗎?
浙江疾控中心傳防所副所長凌鋒表示,如果辦公室有上呼吸道癥狀的員工,建議盡量不要開中央空調,可以開分體式空調。據介紹,中央空調往往成為疾控工作中重點關注的一個因素,目前已經發現了通過中央空調讓辦公室人員感染疫情的相關案例。
回家篇
回到家中規範操作摘掉並處理口罩,立即洗手消毒。手機和鑰匙使用消毒濕巾或75%酒精擦拭。輕脫衣服懸掛於通風處。
由於酒精的揮發性,在家中噴洒過多酒精存在一定風險。房間內的消毒,建議噴洒稀釋後的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劑更為高效。
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對屋內物品(如居室地面、衛生間、傢具檯面,門把手,餐具等)用含氯消毒劑消毒或煮沸消毒。
睡前評估自己和家人的身體狀況,如出現可疑癥狀及時就醫。另外,要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有助於提高免疫力。避免過勞和精神緊張,拒絕熬夜!
小tips:消毒劑使用的五大誤區
可以直接外用
消毒劑對皮膚粘膜有腐蝕作用,不可以直接外用。使用過程中戴好口罩和手套。
消毒液濃度越高越好
需要根據說明書使用合適的濃度,過高濃度不但達不到消毒效果,還可能引起污染。
消毒劑可以作用在物體表面
消毒前後,均需要清洗,消毒前主要清洗有機物,比如體液、血液等。消毒後主要清除消毒劑本身。餐具、茶具、廚房案板、塑料玩具等用品消毒後一定要反覆多次用清水沖洗。
消毒劑和與漂白劑、洗衣液混用
消毒劑跟漂白劑、洗衣粉不同,不可以混用。
消毒劑能與其他消毒劑混用
如84消毒液和潔廁靈,混用後會產生氯氣,對身體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