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華爾街日報》評論:拜登為種族偏好投「贊成票」

編者按:《華爾街日報》12月13日發表題為《Biden』s 『Yes』 to Racial Preferences》文章,全文編譯如下:

就任總統一周後,拜登簽署了一份備忘錄,宣布「聯邦政府有責任防止針對每個美國人的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其他不可容忍之行為,包括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

(圖 白宮網站備忘錄截圖)

而一年後,當初貌似堅定態度如今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根據拜登政府總檢察長Elizabeth Prelogar的一份簡報,拜登政府一面說要打擊針對亞裔美國人的種族歧視,另一面則使用種族偏好針對亞裔美國人的大學申請。更重要的是,Prelogar女士的簡報敦促最高法院不要審理針對哈佛大學的招生歧視訴訟,哈佛訴訟案的根本目的在於,昭示美國大學招生中所謂的「種族平衡」原則是違反憲法的。

到底是何原因促成了如今的現狀?

一切源於2014年由非營利性的學生公平錄取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簡稱SFFA)提起的那起訴訟。訴訟稱,哈佛大學的招生規則違反了1964 年《民權法案》第六條,該法案禁止在任何接受聯邦財政援助的項目中進行種族歧視。

2019年,此案在地區法院敗訴。

2020年,此案在第一巡迴法院被駁回。

當然,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隨後,SFFA要求最高法院受理此案。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在6月份向拜登政府詢問對此案的看法,案件的最終判決將對美國高校今後的招生程序產生深遠影響。

現在結論有了。在一份27頁的簡報中,司法部長認可了哈佛的說法:哈佛大學在錄取中使用「種族平衡」原則完全合法,最高法院不應批准上訴。

這也在意料之中。畢竟,拜登政府在2月份還撤銷了司法部對耶魯大學提起的幾乎相同的訴訟。這種態度的大轉變其實只是 2020 年大選的另一個後果。

使問題進一步複雜化的是前總統特朗普。在特朗普總統這裡,受到哈佛等大學招生歧視的亞裔美國人找到了支持他們的領導人和支持他們的司法部。與此同時,拜登政府卻將特朗普描繪成煽動針對亞裔美國人暴力行為的源頭。

可以看到,拜登1月26日備忘錄中強調的內容,雖然並沒有提及前任總統的名字,但很明顯,特朗普成為口誅筆伐的對象。內容提到「聯邦政府必須認識到,政治領導人的行動在加劇這些仇外情緒方面發揮了作用。」簡而言之,特朗普被指責為「助長了針對亞裔美國人的種族歧視,致使仇恨犯罪率不斷上升」。

此外,所有這一切都是在傳統的亞裔美國人政治偏好民主黨的背景下發生的,包括拜登先生也因此在 2020 年選舉中當選。但如今,民主黨人恐怕有理由擔心未來的政治局勢。剛剛發布的《華爾街日報》民意調查報告稱,曾經是民主黨陣營的西語裔開始傾向於考慮共和黨候選人。拜登政府的司法部長已經正式支持減少亞裔美國人進入大學的人數,這種「種族歧視」是否會產生政治後果也有待進一步觀察。

在所有精英院校中,尤其是在學術界,種族偏好成為了約定俗成的規則。但最高法院考慮是否審理 SFFA 的案件時,最好考慮一下這種支持的範圍有多窄。皮尤研究中心 2019 年的一項調查發現,73% 的美國人(包括 62% 的非裔美國人和 65% 的西裔美國人)表示「大學在做出學生錄取決定時不應考慮種族或民族。」 更不用說,在過去的兩年中,深藍的加利福尼亞州和華盛頓州的選民都挫敗了企圖恢複種族偏好的努力,而這些努力如今看來似乎已是徒勞。

最高法院可能也會考慮,自Grutter訴Bollinger案(2003年)中的決定性裁決以來,種族動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該裁決允許大學在招生中使用種族歧視。作為SFFA案件支持者,美國國家學者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lars)指出,自2003年以來,亞裔美國人的人口已經增加了67%。也就是說,美國種族構成由最初的黑白分明已經變成了多種族混合,未來的種族構成也將變得不可預料。「種族歧視的代價,現在主要不是由占多數的白人承擔,而是由亞裔美國人——另一個歷史上一直遭受歧視的少數群體來背負。」越來越多的進步派將亞裔美國人正式視為白人,這很能說明問題。

最高法院的問題是,當它已經承諾處理從槍支到墮胎等其他有爭議的問題時,它是否有膽量明確宣布支持憲法和反對種族歧視。但Prelogar無意中提出的政治問題同樣耐人尋味——亞裔美國人是否會相信拜登反對種族歧視是真的在為他們出頭,即使他的政府支持那些利用種族差異政策將他們的孩子拒之於哈佛之外的說法。

本文由【大紐約生活網】獨家約稿、原創。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免責聲明: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部分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