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美国“酝酿多时”的对约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加征落锤。虽然豁免了包括苹果公司产品在内的300余项商品,但清单上仍有多达6000种商品类别,几乎涵盖美国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消费者、产业乃至经济全局造成伤害已难以避免。
对于川普政府的第二轮贸易制裁,中方迅速地做出“淡定”回应,并发布反制措施,这也必将进一步对美国经济带去不利因素。
对于贸易战的升级,两国官员尝试地弱化关税措施对本国的影响。华尔街也对新一轮关税政策反应平淡。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损人不利己”的贸易战对解决美中经贸问题作用甚微时,或许川普是时候换换策略了。
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对华关税战对美国的伤害比对中国的打击要大得多,加征关税与其说是在惩罚对手,不如说是在打击本国消费者和企业,并可能干扰美国经济全局。有分析指出,加征关税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而零售商和分销商面临增加的进货成本,只能选择裁员或涨价的办法来止损。如果波及范围扩大,还可能影响宏观经济,导致就业岗位减少,物价水平上涨,进而会使美国经济陷入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并影响美元利率。川普的关税大棒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会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川普曾许诺要在贸易战中保护美国消费者,但鉴于本次2000亿美元关税覆盖商品范围之广,这一诺言必定要落空了。“这场贸易战的每一次升级,都给美国消费者增加了更多风险。”全国零售联盟(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谢伊(Matthew Shay)昨天在关税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发表声明予以谴责。本次2000亿美元的关税清单中涉及6000多种商品,其中很多都是日常消费品,涉及箱包手袋和护发产品、鞋履、包装纸、煤气炉架、化妆镜、吸尘器、剃须刀、空调、家具、床垫、儿童护理产品、船只和拖车等交通工具、羽绒产品……除了直接征税的产品,本轮被加税的产品中还包括许多在第一轮关税中未被涉及的消费品中使用的原材料。这些关税会影响到美国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部分美国消费者恐怕都“在劫难逃”。美国有超过90%的自行车整车和至少40%的进口自行车零部件来自中国。世界知名的自行车品牌Trek公司曾在八月底于国会作证时谈到,若加增原定25%的关税,该生产商每年将额外支付3000万美元的关税,这些额外支出将不得不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
著名旅行箱包品牌新秀丽公司公开发信称若对华关税继续加征,该品牌将不得不将产品售价提高10%。深受美国民众喜爱的箱包品牌瑞贝卡·明可弗公司(Rebecca Minkoff)、制造皮革家具的皮革奇迹公司(Leather Miracles)、制造重启皮划艇的海鹰船公司(Sea Eagle Boats)等也对美中贸易战给公司带来的极大影响表示担忧。这些制造商和零售商们被笼罩在贸易战的阴影之下,他们将面临着将市场份额拱手让给其他无关税忧虑的竞争对手的风险。
纽约布鲁克林水产从业者梅增新今天告诉美国中文网记者,因为零售价格随着进货价水涨船高,导致很多顾客不断投诉商品价格越来越贵。“自从贸易战以来,产品已经贵了很多了。以前豆豉鲮鱼三罐卖两元钱,现在一罐就要2元钱。从大陆进口的物品有的贵了100%,其它的贵了30%至40%左右。经常有人投诉价格又高了。”从这轮关税的税率分阶段性实施(9月24日起10%税率,明年1月1日起25%税率)上看,消费者在今年节日季不会感受到太大影响,但零售商则面临着明年春天进货价格急剧上涨,乃至断货的风险。一些手机维修行店、中药店运营者今天就向本网记者表示,关税政策不仅提升了进货价格,还让他们的进货渠道变窄,从中国进货的速度也比原来变慢很多。这对于他们的营业和消费者都带去巨大的影响。
共和党元老、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凯文布拉迪也表达了对新关税清单的担忧。“每一次加增关税我都在担心美国人会被迫损失更多钱——这一次是将近一半的来自中国的进口。”川普今天也在谴责中国的推文中承认了贸易战中,美国农牧场主和工人受到牵连,并用赞扬他们是爱国者的方式进行安抚。但如果“爱国者”的含义是夹在美中贸易战之间无辜受损,谁又真的愿意做这样的“爱国者”呢?
颇有象征意味的是,在贸易战打响之前被视作处境尴尬的苹果公司在这一轮关税加征中得以豁免。此前川普曾回应苹果公司“想避税,就回美国生产”,但这次还是对很多科技企业的大部分产品开了特赦。这一方面反映出川普在推进对华贸易制裁时面临的国内压力,也从在另一方面愈加说明,想要通过打贸易战的手段来解决经贸问题很可能是南辕北辙。
苹果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产业链发展。这些印刻着“加州设计,中国组装”的产品很好地诠释了美中经贸为美国和全球消费者作出的贡献。短期内想要改变美国高新产业对美中经贸合作的依赖性是不现实的。从长远看,美中间在科技产业上继续加强合作,才是一条对双方都有利的出路。美国在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上的优势毋庸置疑,但中国在产业链的完整性以及研发环境的效率上也为高新行业提供了不可比拟的田地。两者间的互补共赢已经成为近几年美中科技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为精明的商人,川普在试图通过关税手段夺取谈判筹码之余,也不会轻易地“捡芝麻,丢西瓜”,豁免苹果等企业的高科技产品是川普政府为降低美中贸易战对美国产业和消费者影响的必要措施。关税税率先从10%起步,而不是原定的25%,正好避开美国的节日季和中期选举,也说明了川普在贸易问题上不可能像他说的那样“任性”。
对于清单上的6000余种中国商品,商务部长罗斯今天则辩称,美国消费者可能根本感受不到“贸易战”带来的很小的价格波动。“如果对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的关税,也就是一年200亿美元。但由于这笔钱被分散到上万种商品上,到最后没有人能够感觉到它的影响。”粉饰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始终是川普政府官员的重要论调,美国的强劲经济表现或许给了他们这样做的底气。但这样的解释在另一个方面引出对关税政策“有效性”的质疑。
事实上,美国经济界人士早就指出,由于全球产业链结构和中国经济体制特点,关税措施的经济阵痛也很容易被中国从内部消化。在面对关税政策,乃至经济萧条等不利因素时,中国制造业会采取降价保市场的方式进行应对,一些被动性的改变反而使得中国企业运营更加效率,并获得在长期上更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中国政府决心减少经济增长对外贸依赖性的过程中,贸易战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数据显示,出口占中国GDP比重已经从2007年的35%下降到2017年的18.5%,而对美出口去年仅占中国全年出口额的18%。值得注意的是,在比重持续下降的10年间,只有在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谷底时,中国出口占GDP比重出现过一次逆势上涨。
从中国官方的最新回应的“淡定”态度上不难看出,中方对于美方的关税政策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而不顾川普新一轮2670亿关税威胁,迅速做出600亿美元规模关税反制措施,也反映出中方依旧坚定着自己的立场。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星期二就表示,川普希望通过强硬态度获得谈判优势的策略不仅对中国无效,还“毒害”了谈判气氛。美国股市今天对最新一轮关税措施也反应“淡定”,一方面是金融界对于贸易战负面影响有了过量预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界对于川普的这张关税牌产生了倦怠。
无论美方官员如何粉饰贸易战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将要蒙受的损失已不可避免。对于川普来说,他在言语上反复威胁之余,具体执行措施时感受到的阻力正变得越来越强。而对于中国,贸易战加之可能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得其同样承受了不必要的风险。在短期内,两国或许都有能力缓解贸易战的痛楚,但倘若局面持续下去,伤害难免会被扩大,更重要的是会危及两国间的互信。与其比拼哪一方先“服软”,不如更实际地创造积极条件,尽快回归谈判桌。